■ 宋愛華(左)和婆婆正在竈台前製作桶蒸糕本報記者 程績 攝老虎竈、杉木桶,宋愛華堅持用老法做桶蒸糕,“我小時候吃我奶奶做的桶中谷餐飲設備蒸糕,就是這個方法,就是這個味道。”
  粉牆黛瓦,小橋人家,安樂村靜靜地躲在閔行北橋鎮喧囂的房屋貸款工業園區里。
  過年前的一周,這個住滿留守老人的大都市小村落,都是被宋愛華家製作桶蒸糕的炊煙叫醒的。“我們老閔行過年,吃糕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,其中桶蒸糕最有特色。”老虎竈、杉木桶,宋愛華堅持用老法情趣用品做桶蒸糕,“我小時候吃我奶奶做的桶蒸糕,就是這個方法,就是這個味道。”
  過去的老鄰居們大多搬進了抗癌食物樓房,但每年過年前,很多人都會到宋愛華的家庭桶蒸糕小作坊來,帶走一方蒸糕,也帶回一份記憶中的年味。 忙蒸糕大家庭提早團圓
  “過年,我們家提前一個禮拜就團圓了。”穿過寬不足兩米的小路,記者來到安樂村宋愛華家時,竹北房屋4個房間擠滿了人,“都是家裡的親戚,過來幫忙做桶蒸糕的。”
  一個老虎竈三個竈眼,沸騰的水汽咕咕作響,三個大木桶里不斷沁出的蒸汽,能輕易聞到桶蒸糕甜甜的味道。
  竈間里,一進門就能看到“年年有魚”四個字,老竈臺上,是今年新畫的竈花。
  “現在幾乎沒有泥瓦匠會砌這種本地竈了,住在村裡的人也大多使用液化氣。但是傳統的桶蒸糕必須要用老虎竈做,只有這樣蒸出來的糕才香。”宋愛華說。
  桶蒸糕的製作,其樂融融。宋愛華和丈夫羅仁官,一個在竈台前用傳統的木質模具壓糕,一個在竈台後一鏟一鏟地加煤;天井里,77歲的公公羅四明正在將浸泡後脹開的米,一桶桶地搬去磨粉,身板依舊矯健;79歲的婆婆則仔細地往已經半熟的桶蒸糕上,加入紅棗和蜜餞。
  小年夜,宋愛華要做150蒸屜的桶蒸糕,宋家和羅家的親戚幾乎都來幫忙,包括宋愛華的三個兄妹和羅仁官的兩個弟弟,他們的子女也大多抱著自己的孩子一起過來,這讓原本寬敞的4間房顯得十分擁擠,走路都要側著身。大人們忙前忙後,小孩子嬉笑打鬧,一派過年的歡快氣氛。
  “我們家4代同堂,第四代有5個,最小的是我孫子,今年1月25日剛出生。”宋愛華成了奶奶,這是她跨年最開心的一件事,為此,她準備在過年自己家裡吃的桶蒸糕上,多印一個福字。
  “安樂村的老房子,現在就是公公婆婆在住,我們兄弟姐妹各自都買了商品房,如果不是要做桶蒸糕,不可能這樣天天聚在一起嘻嘻哈哈。”宋愛華說。
  老竈台純手工成為“非遺”
  製作桶蒸糕,要將事先用大米和糯米軋成的粉放入一個直徑約30釐米的木桶內,輕輕壓實,放入老虎竈內,隔幾分鐘後,均勻撒入白砂糖,再覆蓋上一層粉,循環往複。大約20分鐘後,白白嫩嫩的桶蒸糕就新鮮出爐了。桶蒸糕的“個頭”很大,直徑約30釐米,厚度也有10多釐米。
  “過年吃桶蒸糕,是馬橋、顓橋這些老閔行地區特有的年俗,有近200年的歷史。”馬橋鎮鎮志編修辦公室副主任顧福根介紹。
  桶蒸糕最大的特點就是甜而不膩、清香可口。“關鍵在於火候和水溫,蒸糕的時候需要人工掌控火候,面既不能收得太軟爛,也不能太乾硬,且事先選米、磨面的整個過程,需要七八個小時。”宋愛華解釋道,蒸糕的杉木桶是專門製作的,這是蒸糕擁有獨特清香的主要原因。
  “我的手藝是從媽媽那兒學來的,以前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做糕,但到了我們下一代恐怕就要失傳了。”宋愛華說。
  去年,桶蒸糕申遺成功,成為閔行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 本報記者 程績  (原標題:老竈桶蒸糕新年節節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a90zaav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